案例回顾:
唐某,男,20周岁,大学生
唐某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最近感到很苦恼,可又不知原因。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家教很好,也很严格,因此从小养成了争强好胜、追求完美的性格。他一向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上了大学后,他也在不断努力。现在,他既是班干部,又是学习尖子、体育健将,还是许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但是最近,他好像是忽然之间明白了什么,觉得这样下去似乎不妙,用他自己的话说,“整天都像演戏一样,活得太累,得换个活法”。
唐某自己将自己的苦恼归纳为三项:一是追求完美,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也十分认真,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事无巨细都全力以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二是追求时尚,从衣着、谈吐、喜好都喜欢赶潮流,生怕别人说自己“老土”,丢了面子;三是怕犯错误,办事总是小心翼翼,做人放不开,生怕有什么闪失犯个错误被别人看不起,因此活得很累。
咨询师试探着问:“你是否总是希望别人对你有好感,才对自己满意?”
“是这样。”他似乎有所悟。
“你是否经常牺牲自己的利益和追求,去维护一个好的形象?”
“对!”
“难道你愿意一辈子就这样讨好别人?”
他无言以对。
唐某的苦恼在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的代表性。在旁人看来,这些天之骄子也太矫情了,缺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没有。是读书读得“头悬梁、锥刺股”忙得不可开交了?也不是。是什么?是心累。
在此后的交谈中,咨询师帮助他分析了目前遭遇困惑的原因。原来,他长期以来评价事物的标准是以外部的习俗、舆论、文化模式、他人评价等外在的“权威”为标准,而不是以自我为标准。凡是“权威”认可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就要去积极追求,否则,哪怕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也不应该去做。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每天都在演戏,问题在于演给谁看,他感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演给别人看,的确是很累。他说:
“是的,我也觉得过分争强好胜和追求完美不好,但不这样又怎么办?难道是采取一种无为的态度吗?”
“我想送你两句话:不要争强好胜,而要充实自己,不要老去和别人攀比,事事比较高低,而要多和自己比,将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看看是否有进步;不要追求完美,而要问心无愧,不要每时每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得起‘观众’,而是应该多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得起自己。”
经过几次的交谈,唐某已经彻底明白了自己困惑的原因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但这仅仅是开始,因为要纠正一种已经占统治地位十几年的人生价值模式,不仅需要付出时间,而且将以痛苦为代价。
心理名词:价值取向
心理解读:
以外部的习俗、舆论、文化模式、他人评价等外在的“权威”为标准,被称为“权威坐标”,这种行为方式强调的是外在命令的“我应该”怎么办。
“权威坐标”来源于儿童时期一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教养方式。儿童从小渴望父母的积极关注,这种关注表现为温暖、喜欢、尊重、同情、认可、爱抚、关怀等。但许多父母给予孩子这种关注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孩子的“恰当行为”,如有礼貌、守规矩、整洁、卫生等,一旦孩子出现这些“恰当行为”,父母就给予关注,否则积极关注就会被剥夺,而代之以抛弃和惩罚。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价值条件”的思维模式,即我们要得到有价值的东西,必须是有条件作为代价的。这个价值条件就是一种“权威”,要赢得权威的肯定和关注,就必须按权威的要求去做。小时候“权威”是父母的积极关注,到中学演变为同伴群体的价值标准,到大学再演变为习俗、舆论、文化模式、他人评价等。
要想摆脱“权威坐标”带来的心理困惑,就要转变评价模式,建立“成长坐标”。成长坐标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的一种人生观。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成长和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需要,成长坐标强调的是发自内心的“我愿意”怎么办。
“成长坐标”来源于儿童时期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教养方式,这样的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了充分的安全感,他们得到的爱和积极关注是无条件的。他们也会出现“不恰当行为”,但他们的父母能让他们明白,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爱,而不是他们本身不可爱,作为一个人,他们在父母的心目中永远是可爱的,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无条件的。这样,他们就不会形成“价值条件”的思维方式,也不会给自已强加什么外在的权威。因此,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发自内心,而不是看人脸色,更不屑去讨好别人。
虽然“权威坐标”是自幼形成的,但也不是不能改变。只要观念调整了,许多行为都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对于“争强好胜”和“追求完美”,就有重新认识的问题。如果说持“权威坐标”生活的人是为别人的评价活着,那么持“成长坐
标”生活的人则是为了自己的发展活着,人生的戏剧是演给自己看,而不是演给别人看。我们对于生活应该经常这样提问:“从今天,从这件事,从这一考验中,我是否有所体验、有所享受、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