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独守空巢的母亲——老年空巢孤独征

发布时间:2018-09-11


案例回顾

张女士,73周岁,退休

张女士和丈夫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辛勤忙碌了一生,不但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做出了突出成就,而且在百忙之中辛勤抚育了六个儿女,一个个都成为出色的人才,全家聚在一起时,充满着浓郁温馨的亲情气氛。

每个儿女立业成家,她都感到一份欣喜和自豪。但这只是短暂的,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份思念和失落。尽管如此,她和丈夫还是欣慰地把儿女们一个个送上新的人生征程,让儿女到更广阔的天空去飞翔

“我们知道,未来的世界是属于青年人的。我和丈夫只希望他们能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就心满意足了。”

儿女们一个个陆续离家,张女士虽然心里难受,但毕竟有老伴在陪伴她,替她宽心。另外,最小的也是他们最疼爱的小儿子还在他们身边。因此,她也没感到日子多么难挨。可就在小儿子赴美国学习不久,丈夫由于心肌梗塞突然去世了。那段日子对她来说,无异于天塌地陷,她感到生活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说到这里,她颤抖着掏出手帕,擦拭着情不自禁的眼泪。“儿女们回来办完丧事后,又一个个地离去了。偌大的房间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我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坟墓里,每当夜深人静时更是如此,,年轻时,我就好交际,喜欢唱歌跳舞。退休了,我还喜欢唱京戏,兴致来了就由丈夫拉京胡我伴唱。自从儿女们离开了家门,我就感觉到了一种冷清。不过,那时还有老伴,家里还时不时地传出我的歌唱声。可现在,我对京戏兴趣全无。高山流水遇知音,既然丈夫已不在了,我又唱给谁听呢?尽管儿女们考虑到我已年迈体弱,给我请了个保姆。可我总觉得这个家不过是个空窝,,儿女们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家,他们再不需要我了。”

张女士说,那个保姆是个农村姑娘,生平第一次出远门来到大城市,见到生人还脸红。虽然她手脚勤快,可以照顾张女士的生活,但是在她看来,两个人之间没什么共同语言,保姆在家里无异于哑巴。她觉得越来越孤独。

 

心理名词:老年空巢孤独征

心理解读:

孤独感不同于孤独生活本身,它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是人们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而在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是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结果,表现为较复杂的心态和行为。

人类千百年来一直过着群居生活,是不喜欢孤独的,对于孤独甚至会达到恐惧的程度。长期的孤独感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一方面,孤独感有可能造成认知障碍和情绪紊乱。另一方面,孤独感还可能产生内在自我毁灭的行为,有些人因孤独而大量地吸烟、酗酒,有的其至产生冒险的行为,严重时还有可能自杀。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越来越容易受到孤独的侵扰。比如,随着住房条件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同时,高龄老年人和丧偶而独居的老年人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如果缺乏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容易因“空巢”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孤独感。有专家曾对13963名城市老人调查,发现40%的老人有孤独、压抑、心事无处诉说之感。老年人告别工作岗位重返家庭后,一旦感受到“空巢”的孤独,心理往往趋于脆弱。如果身体再不好,更易对自身的价值表示怀疑,消极悲观,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对于老年人的这种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老年空巢孤独征”。

不过,同样的“空巢”情境并不是必然地决定了老人的孤独感。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因人际关系基本反应倾向不同,不同的人会表现为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人际反应特质在如下三种基本欲求方面,都有强弱的类型差别。

一是包容欲求方面。包容欲求强的人希望与别人增进交往,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关系,其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沟通、相容、参与、随同等;包容欲求弱的人与此相反,人际反应特质则为排斥、对立、疏远、回避、孤立等。

二是控制欲求方面。控制欲求强的人希望通过权力或权威,与他人建立维持良好的关系,其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使用权力、权威、威信,以便影响、支配、控制、领导他人;控制欲求弱的人与此相反,人际反应特质则是反抗权威或追随他人、受人支配等。

三是情感欲求方面。情感欲求强的人希望在情感方面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其人际反应特质表现为同情、热爱、热情、亲密等;情感欲求弱的人与此相反,人际反应特质则为疏远、冷淡、厌恶等。

正是不同人际反应特质,造成了人们对人际交往需要的不同强度、有些人交往的需要不是很强烈,甘愿避开喧闹的人群,独居于陋室之中,钻研思考问题,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他们虽然孤身一人,却没有孤独的烦恼和痛苦。相反,有些人交往的需要较强,就容易感受到十分孤独。

摆脱孤独的最佳策略是从创造良好生活情境入手。子女离家建立新的生活空间后,还应该继续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给他们更多的体贴和帮助,注意消除误会,吸引他们经常冋家来团聚。老年人还应该扩大自己的兴趣爱好范围,有助于自己从孤独感中脱离出来。即使从事这些活动时可能也只是一个人,但是当全身心投入到生活情境中的时候,孤独感就会悄然消散。

 

上一篇:(三)滔天洪水之后——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一篇:(五)我的孩子成绩差——儿童学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