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秦先生,36周岁,公司职员
秦先生的精神状态好像很不好,他慢慢地坐到沙发上,把头埋在两手中。我有些为他担心,问他是否需要我的帮助。他开始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叹了一口气,说:“我父亲去世离现在也有一年了,可是我一直走不出来,总想着自己会不会发生什么不测,像父亲一样离开人世。家人都劝慰我说人老了去世是自然的事,可是我却总也走不出来。您看看我这一年,连白头发都有了,哪里还像个三十多岁的男人。”
他的整个形态和容貌让咨询师觉得他仿佛已经追随着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坐在咨询师面前的只是一个躯壳。当一个人的心灵已经濒临死亡,而躯体尚存时,不由得让外人感觉他的身体和心灵已经分裂了。
在秦先生的印象中,他的父亲是个脾气暴烈的人。虽然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打骂,但他却认为很正常。虽然家庭暴力必然会在孩子的心灵世界中留下创伤,但秦先生似乎总是倾向于为父亲开脱,认为自己对父亲有歉疚,总想要补偿他。这就不符合平常人的思维了。本来,孩子小时候挨父亲的打骂,心中是会有愤怒的,但秦先生却反了过来,挨父亲的打骂却觉得是自己欠父亲的。这里面有怎样的纠葛呢?于是咨询师把这个疑问说出来与他分享,并且询问父子关系给他留下的最早的印象。
“最早的印象就是我刚记事的时候,当时父亲工作忙经常不在家,有一次,可能在外面受了气吧,一回家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了我一顿,我哭着问为什么打我,父亲说因为我们几个孩子都是累赘,耽误了他很多事。”
其实,当一个父亲说出这种话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暗示孩子:“你是多余的。”这就与秦先生总想着放弃自己的生命的症状有关系了。我把这些理解慢慢地传递给他,他感到很惊愕。过了一会儿,他抽泣起来。
“我记得父亲去世那天,因为亲人怕伤害我,没让我去墓地,我留在家看着父亲过去用过的痰孟,觉得自己再也没有父亲了,再也没有人爱我了!”
他说到这里,终于号啕大哭起来。血缘关系有时会让心理学研究者困惑不解。父亲虽然伤害过秦先生,但秦先生还是爱他的父亲。为了爱父亲,他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换作其他非血缘的人际关系,这都是难以想象的。父亲不曾给过他心理意义上的生命,这是残酷而不平等的,而在心理世界里,这就是真实。
在常理看来,对于秦先生这样正在经历伤痛的人,亲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去触碰他的哀伤。其实,当这种伤痛能够得到充分的宣泄,随后出现的就是这个人会获得新生。
心理名词:情绪障碍
心理解读: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多数心理疾病患者都在情绪上有困扰。因此,情绪的调适与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
在正常的情绪下,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该原因不为当事者本人所觉知,并且情绪反应的强度应和引起它的情境相称。当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情绪反应会视情况而逐渐平复。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
所谓不良情绪是指两种情形: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人的情绪主要受皮层下中枢支配,当这一部分活动过强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如推理、辨别等将受到抑制,使认识范围缩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自制力降低,引起正常行为的瓦解,并使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甚至诱发病变。这就是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的危害。
另一种不利的情形是情绪的持久性反应。当人在焦虑、忧愁、悲伤、惊恐、愤怒、痛苦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这是正常现象,当情绪反应终结时,生理方面又将恢复平静。通常此类变化为时短暂,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但若情绪作用的时间延续下去,生理方面的变化也将延长。久而久之,就会通过神经机制和化学机制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种躯体疾病。
情绪既然是健全心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面,我们对正常的情绪就不能过多压抑,而要加以宣泄。当情绪发作时,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须借助情绪的发泄来加以释放,否则积聚起来,将有害身心。如果我们的情绪表达经常受到压抑或禁制,便易引起心身疾病,在身体上常见的有胃病、高血压和心脏病,在心理上常见的是心理紧张、神经症以及精神病。
哀伤情绪与死亡冲动
如果哀伤情绪被过分压抑,人可能会开始想象着与死亡相关的事情,甚至有自杀的想法和企图,心理学称之为“死亡冲动”。死亡冲动过分强烈的人,有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
对于产生死亡冲动的人来说,确定心理边界是至关重要的。边界也叫做界限,指的是人的行为不能突破的一些规则和限制。比如“生命是最宝贵的”,就是一个心理边界。边界可以保护人,也可以使人的行为符合生活的常态。如果冲破了这个边界,人就会选择自杀。
与心理学定义的边界不同,人们有时还会给自己人为设限。比如说“男人不哭”,就是男性给自己设立的限制。这种限制是主观的,其正确性也令人怀疑。
痛哭本身作为纯真的感情爆发,是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释放积聚能量用于排出体内毒素,调整机体平衡的一种方式。好比洪水暴涨,水库即将决堤,打开溢洪道,便可避免一场灭顶之灾。